吴艳华院长在文学院第五届教学科研工作总结推进会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12-21 16:07:02

文学院办学现状及今后两年的目标任务

——第五届教学科研工作总结推进会报告

 



各位老师,大家看到这个报告题目,可能会感到有点与往年不同。往年都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度的工作设想,而这个报告题目显得有些大,这是对我们八年本科建设告一段落后,基于我院目前现状对今后两年发展的一些思考,也是听取各位教研室主任意见、学院领导班子讨论通过的一个报告。

报告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本科办学的主要成绩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未来两年工作目标任务与主要举措

 

一、八年本科办学主要成绩

(一)胜利完成两次重大办学评估

说到本科办学的重大成绩,首先就是胜利完成两次重大评估:第一次是2014年4月通过省政府学位办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评估;第二次是2018年8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12月20日上午,评估专家范忠宝教授来我院评估,给了我们一个高度评价,让我们重温一下:

“来到文学院,首先感受到文学院的风采,这是我计划外的收获。文学院的方方面面都出乎意料,如果这样好的一个学院没有被挖掘出来,是这次评估当中的一大损失,我会把你们这样一些好的成果、好的做法带回给专家组。你们学校为数不多的亮点出现在文学院,在文学院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你们刷新了专家对你们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认知!

有了这样一个评价,也意味着我们从此完成了本科办学的奠基任务,全院老师这么多年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也就很值了!当然范教授也指出了我们不少问题,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与举措。

(二)准确的办学定位与清晰的办学思路

升本之初,我院即确立了“建标准、立规范,抓教改、促转型,升质量、育英才”的办学宗旨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宽口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夯实基础与打造高端齐步走”的建设与改革策略,在我们升本迟、起步晚的情况下,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在全省同级地方本科院校中拥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经过八年的建设,从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中,从专家的评价中,证明了我们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正确与准确。

(三)合理的专业集群建设规划与目标实现

升本以来,我院四处考察调研,锲而不舍地申办新专业,打造特色学科,到2017年3月,形成了“五本三专”的学科专业集群,成为集文学、书法学、新闻传媒“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规模达到了文学院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文学院的专业集群构架建成,2016年在校生达1200余人,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同时,建成了齐越教育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研究平台,和总面积1500平米的齐越教育馆,从此文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步入了集群式发展模式。 2017年4月底学校对文学院进行拆分,将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与策划“三本一专”共4个专业拆分了出去,成立齐越传媒学院拆分后的文学院,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举措、管理运行及全体老师的心情一时面临突然的变化调整。至现在一年半过去了,文学院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四)规范的运行管理高端引领

八年来我们按照“夯实基础与打造高端齐步走”的建设思路,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教学规范,同时,我们又瞄准学科高端与前沿,实施“博士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课题,多项高端成果都实现了我校零突破,填补了学校空白,丰硕的科研均列全校第一,正是这一点才让教育部评估专家发出了“刷新我校办学理念与水平的认知”的赞叹。

(五)执着的教学改革与成果化的实践探索

八年来,我们一方面建标准、立规范,一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人才方案的制定修订上更突出应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更为多元化,老师们积极探索教改实践,努力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精博辩学等形式,引入慕课、微课,成功进行了“班中班培养模式”,作家班、口才班、名师摇篮班培养效果显著。我们凝练特色与经验,正式出版了教改论文集《中文教法论道》。

(六)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成果丰硕

升本后,我院成功获批了省重点发展学科文艺学,获批了两门校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有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两门校级精品课,

各项科研指标数据不断攀升,高端成果不断涌现,彰显学科水平,各项成果均走在了学校前列,2016年底科研处统计全校升本六年的成果,我校在文科7类成果中占了六个第一,不少成果填补了我校文科科研领域的空白,刘晓华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马英新、韩丽梅老师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吴艳华老师的省软科学基金课题、付红妹老师的横向课题等均实现了我校零的突破;王桂宏老师主持的“大学语文”获评为我省首届精品在线建设课程,田雨潇、刘晓霞、张献成、刘昆明老师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展并获奖。2018年,马英新老师荣获河北省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于海博老师博士论文荣获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王桂宏老师荣获“全国首届徐中玉大学语文奖优秀说课比赛”一等奖,李艳、陈芳分别荣获全国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河北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沧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我院共有9位老师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考研、专接本、就业以及各项获奖均成绩突出,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及家长与社会的好评,涌现出“沧州好人”王思源,“立德树人”教育典型赵娜、刘文婷,全国大奖获得者齐钰、林国恒等,沧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得主贾蕊张笑宇。书法学专业的学生成绩也是丰富多彩,该专业自去年开办以来,学生参加省内外以至全国各类书法展入展、获奖作品人次达百余人次,今年在市博物馆举行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法展”,入展作品编印成册。

总之,本科办学以来,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付出了许多辛苦。上面所列是我们看到的主要实绩,但我们还有一项看不到的、非常重要的、并一直伴在我们每一位文学院人身边的,大家猜猜是什么?那就是对文学院60年优良传统的传承,是我们筚路蓝缕、不惧困难、齐心协力、一路向前的精神气,是文学院人对我们所安身立命的沧州师范学院那份浓浓的感念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殷殷期盼!正是这些,激励着、鼓舞着我们走过了八年的本科奠基时代,完成了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可以说,我们不负时代,不负自己,让我们把掌声献给我们自己吧!

二、文学院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文学院在专业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确有我们自身优势,但从全省以致全国来看,我们还相对弱势。我将对照合格评估专家给我校提出的问题,结合文学院情况,从深层的内涵建设出发提出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最大的问题是人——即师资

我们文学院有51名老师。

从年龄上, 53岁以上的老师9人,占比17.6;35岁以下的19人,占比37.2。年龄两头共28人,约占全院教师的55%;

从职称上,教授9人,副教授14人,高级政工师1人,讲师9人,助教14人,助教占比达27.4%;

从学历结构上,有博士8个(含在读),占比15.6。

上面数据说明,年龄结构偏老、偏年轻,呈两极化,相应地助教比例高达27.4%拉低了职称平均比例;8名博士相对全校不算少,但比其他高校就不好意思提起。这些数据所带来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问题,二是高端成果的产出问题。

师资问题不仅仅是文学院的问题,而是全校普遍问题,这一点在评估专家的意见反馈中都给我们指了出来。

(二)办学定位的“应用型”内涵的理解不

从理念上,我们都接受了“应用型”办学定位,但中文专业的“应用型”到底如何界定?依据什么去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答。所以,我们在人才模式设置、人才方案制定、课程模块、管理模式、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就缺少特别鲜明的专业特色。相应地,老师们在进度安排、课堂教学、学业考核、毕业论文选题等实践环节就显得茫然无所适从,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套路,导致“应用型”内涵的抽象化、标签化。

(三)教学改革还没有形成一个成型成熟的应用型培养模式

升本后,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习边建设,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实践,比如参照其他高校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抓上课,抓考试,抓论文,抓实习,创立作家班、口才班、名师摇篮班等“班中班模式”,搞“精博辩学”,搞“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老师们的教改实践成果汇成一部《中文教法论道》。现在看来那些只是一个前提,我们所理解的教学改革还比较狭窄、模糊,仅仅满足零打碎敲的改革远远不够。评估时专家在肯定这些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又指出了我们的问题,切中肯綮。

(四)师范性特色还不够明显

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师范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当然也兼及培养与语言文学工作有关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的“师范性”特点。但由于我们对“地方性、应用型”内涵理解不透,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多是照搬老大学设置,我们的教研、科研中多为学术研究,还较少具有“师范特色”的课题项目,也就是说在教学改革中师范性的特点特色还没有在重点学科和特色科研中明显体现出来。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待深化,面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意识有待强化

作为人文学科的中文师范专业,在与基础教育对接上还不够深入,更多的是象牙塔里的教研与科研。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在与地方文化、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关联度较低,除了教法、语言类题目,其他学科的大部分题目都是来自教师或自拟的理论性选题,大家挖空心思勉强凑几个应用性题目都感觉很困难。

另外,对沧州地方文化和名人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沧州文化和名人关注较少,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意识和行动都有待加强。

(六)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问题

领导班子和教研室主任层面问题不很突出,最突出的是教辅人员更换过快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院教学科研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年轻教师刚入职时很听话,也很用心地做教务和科研管理工作,经过两三年他们对工作流程与尺度也就熟悉顺畅了。但随着结婚生子或其他原因就开始有了活动心思想,离开这些事务性工作专职作老师,而新任职人员又要从头学习教务管理一整套工作,这样一拨拨的新人来了走,走了来,势必带来程序衔接不畅,出现管理漏洞,从而降低管理水平,影响学院正常运行。

(七)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

七个教研室只是七个学科组织形式,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科研团队,科研成果不少,但大都是散兵作战,说明我们的师资能力和学科实力还不足够形成团队。另外,我们眼光还不够远,我们目前还仅仅限于国内,还没有国际化视野意识;我们的平台还不够多,不够高,我们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全国学科圈子中,对外界了解还不够深入

(八)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升问题

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培养规格”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项基本规格,但达到这三项基本规格一定就是学生培养质量高吗?回答是“不一定”;那么用什么来检验学生培养质量高低?是我们自己每学期的考试吗?不完全是,最终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是用人单位,是考研院校的导师,是社会上的口碑。学生质量有待提升,除了学生自身问题,那么我们老师对学生除了上课外还有多少课外具体实在的关注、引领与帮扶?

三、未来两年工作目标任务与主要举措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已走过了八年的本科奠基时代,进入了本科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的“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未来两年我们将潜心研究教学科研,搞好内涵式发展,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专业将围绕师范专业认证标准,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文学院特有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进入第一批认证院校。

书法学专业瞄准2020年的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和学生培养工作,多出成果,通过学位评估。

学科发展目标:争取建成至少1个硕士学位建设点

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推进“博士化工程”,积极寻聘引进高端人才

去年本科办学合格评估中我们因为博士、教授、高端成果在全校各学院最多而使专家眼前一亮,振奋和赞叹,但距评估指标远远不足。未来两年我们继续推进博士化工程,并将此当作一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长远目标与举措。学院鼓励、帮助考博,并积极寻聘、引进博士、教授,以解决师资不足、博士少、教授少、高端成果少、获奖少、学科缺少引领等问题。这两年至少考取和引进4名以上博士,到2020年,博士达到12个以上。

(二)明确办学定位的“应用型”内涵问题

这是困惑我们好几年的一个老问题,今天要重点说一下。在起草这个报告的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叫“应用?我回忆了2010年制定汉语言文学第一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还没有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我们参照的师大、河大、山西师大、东北师大等老本科和廊坊师院、保定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方案。到2012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应用型”,之后多次开展的多层面的关于“应用型”讨论以及这几年的本科办学实践,我们始终对“应用型”内涵似是而非,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我们提过 “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后来校内评估专家来指导时,去掉了“复合型”;后又有“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说法,这其实又至少犯了逻辑错误:“师范性”与“应用型”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我们在课程模块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教学测评、学业考核等环节就显得缺少章法,无从把握,如同作文或演讲,若核心概念不清晰、不明确,那么后面的论证就难以进行,结论也难以成立。今天我们回首看这几年走过的路,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有关文件, “应用型”内涵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凡论证都要从基本概念内涵出发,首先要弄明白应该围绕什么来确定“应用型”的内涵?我认为应该围绕“专业培养主要目标”。不同专业其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应用”的内涵不同我们中文师范专业而言,其主体培养目标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那么,让学生成为合格、优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就中文教育专业的“应用,概括而言,即是:

师范专业的“应用”就是“师范性”——师范素质与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专业,其“应用型”就是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非师范专业的“应用性”就是某一专业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具体到书法学专业,其“应用型”就是“书法创作能力”和“书法教育能力”。

这个解释得到了我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认定。这将是今后我院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这个办学定位的内涵明确了,接下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产学研、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宽口径的人才出路等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对办学定位内涵的确定,可谓顶层设计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三)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专业将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书法学专业将瞄准学士学位授权评估,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探索适合汉语言文学和书法学两个不同专业实际的地方应性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师范性特点是师范院校的立身之本(吴志华),河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认证目前正由河北师大文学院和廊坊师院文学院进行试点工作,我们将密切与两校的联系,时刻关注试点情况,在全省推开之前,我们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国家标准》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提前做一些必要的人才方案调整和项目实施,以待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全面铺开后,我们尽早申请认证。

2.我们将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和系统化定位下,紧紧围绕“师范性”这一核心,申报校级以上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冲击省一流专业;重新规划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改革的课题立项,争取取得一两项省级以上有份量的成果,探究出具有中文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2020年书法学专业要接受学士学位极权评估,从现在起,我们要做好专业建设的规划工作,日常工作中按照72039评估标准将数据档案材料做齐,避免临阵磨枪,慌慌张张。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注意艺术类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问题,强化学生专业基础与书法技能,并积极探索“以展(赛)代训”、“培养精英”的教学改革之路,鼓励学生多参展,多拿奖,从而凝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独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申报校级以上书法学特色专业。

(四)开门办学,扩大对外交流,要让出去和进来成为一种自觉

是加强与全国重点大学和高层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

11月份我们承办了中国社科院与我校联办的“纪念孙楷第先生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这是我院第一次承办这样国家级、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显示了我院的对外接待能力,这也是我们借此加强与社科院及全国二十余所重点大学古代文学学科联系交流的有利方式。未来两年我们主动请进来,计划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合作成立“鲁迅教学研究所”,申办河北省文学年会和语言文学年会主办一定范围内的学科会议主动走出去,到京津,到全国重点高校和同级院校进行办学与管理层面的学习考察支持老师们参加学术会议,访学进修,做出专门经费预算

二是加强与本地及省域外基础教育教学及书法行业的联系。一是利用国培项目、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来密切与本地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及省域外专家的联络;二是成立“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所”。书法学专业将利用参展、举办展览等机会加强与中国书协及全省全国书法界联系,整合资源,建立“书法教学研究中心”平台。

三是国际化视野意识。我们目前还没机会条件与国际接轨,但要有一种国际化视野意识。不仅关注国内人才培养情况,也要关注本专业的国际化现状。

(五)加强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和传播工作

第一,将沧州明清以来文化名人研究提上日程,成为我们的新特色。

按照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面向河北,面向沧州,面向行业,面向京津冀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为目标,除了常规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外,今后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成立沧州明清以来文化名人研究所,如孙楷第、张之洞、王蒙及当代青年文学作家李浩、王秀云等,搞出两三个方向,出些成果,成为我们的特色。

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个“文化”即指“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未来两年我们加强对“三大文化”的教育传播,重点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开展工作,比如我们的人才方案中设置相关课程,我院的科普基地专门辟出栏目系列活动,“礼仪教育研究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研究作为一个方向等。

(六)青年教师三年站稳讲台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们的成长。我院目前35岁以下教师19人,其中助教占14人。学院将加大青年教师的帮扶力度,鼓励他们考博,帮助他们科研,在教学上,通过导师制和他们自身努力,目标是在三年内必须站稳讲台。所谓“站稳讲台”就是在按照“讲课记录表”上的那些要求,各项指标都真正必须达到B以上,有的达到A。这里说的“真正”,高标准的,是听完课排除人情面子的评价。

(七)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这里主要指教辅人员。从年轻人中发现、培养有志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优秀苗子,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压担子,派任务,积极向学校提出建议,在今后的进修、学习、学历提升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让这个岗位成为人人羡慕的岗位,而不是从“新人”到“老人”的一个简单过度或跳板。

八、学生培养重在应用能力,重在特色

范忠宝教授来我院评估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他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的东西是把学生能力挖掘出来。专业素养高,写作能力强,表达能力强,书法能力强,要有厚的文化积淀” 。“应用性绝不是简单的动手能力,而是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只动手是专科技能,汉语言文学要重视思维能力,即面向实践的思维,这样就能把教学改革的工作做深做透。”

不论是培养老师的师范专业,还是培养书法人才的书法学专业,我们都要把“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心核心,让学生不仅有智商,还要有情商;不仅学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文化素质;不仅具有面向实践的思维能力,还要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范专业的“教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师范技能要养成, 书法学专业的独立创作能力和书法教育能力要学会。总之,学生能力培养将是我们办学的深层目标,也是我们的特色。

鼓励创新创业。在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我们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特别是书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的时候,可以考虑自创书法工作室等,在实践中增长能力。

结语:以上即为我的工作报告。八年的本科走过了奠基时代,有成绩,也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内涵建设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本科建设探索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能够及时总结,反思,整改,调整方向,按照专家的意见与建设,在通过合格评估后,进入我们新一轮的内涵建设时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潜心整改,按照目标与举措,两年后的2020年,在我院第六届教学科研总结推进大会召开的时候,期待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本次报告中的有关任务,那时,我们将会又是果实累累!

(完)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