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科研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4-03-02 20:03:00

文学院科研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20122017年,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人才需求实际,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实力,稳步提升科技工作水平的关健时期。为推进我院科研工作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沧州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我院过往半年的科研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文学院科研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一、我院2012年上半年科研回顾

    我院科研工作突出“坚持两个服务、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的总体思路,即科研工作坚持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迎评促建为契机全面提升综合学术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基金课题申报立项、提升论文论著层次。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上半年,我院科研工作实现了稳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研项目和经费实现突破,承担高水平项目能力有所增强。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全系科研人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  项,获立6项,立项资助金额3万余元。(吴艳华、刘用良、汪云霞、范铮、路玉才等)

(二)科研管理和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成果产出率和质量有所提高。通过整章建制、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初步拟定《学术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2012年上半年,我院教师科研人员发表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通过省级鉴定或结项的课题2项。

(三)扩大开放和学术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2012年上半年,我院派出8名教师赴省内外参加学术交流;通过“教授论坛”等特色学术活动形式,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学,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报告8场(次),投入学术交流经费近2万元;拓展教师专业思路,开阔学生认知视野,营造我院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扩大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

二、我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一)科研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差距,优秀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引领作用不明显。

(二)科学研究总体规模偏小,项目经费总量不足。主要体现在:课题申报数和立项数偏少,项目来源依然以一般项目为主,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基本没有;对横向项目缺乏认识或立项意识,目前未实现真正突破;项目经费投入偏少。

(三)研究力量比较分散,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不足。教师的科研呈现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状态,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有待形成。

(四)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支撑申报高层次项目的成果有待取得。 

(五)科研培育和支撑规范有待完善,学术交流层次和视野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在项目申报、成果推出、团队建设等方面有待建立相应规范的体系。

三、2012——2017年科研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以及我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文化引领的发展方向,突显“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靠得住、有本事、用得上”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文学院科研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二)基本原则

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科研投入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研学术能力提升为重点、以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为标志、以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提高我院科研水平,力争使我院科研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科研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

    (一)主要目标

     ——科研队伍:到2017年,建立培育2个以上以名师为引领、以学术(科)带头人为中坚、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教师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推进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期间期间争取国家级课题立项有所突破,省部级基金课题立项3个以上,厅局级立项10个以上;

     ——科研成果:力争每年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部以上;到2016年力争有5个左右项目获得省级奖励。

     ——科研合作与交流:5年内,通过校企、校地合作,搭建3—5个有影响的科研合作平台;举办1——2次全省性学术研讨会;积极为教师参加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研讨会创造条件。

        (二)基本思路

     紧紧抓住河北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以及沧州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历史机遇,坚持“立足差距、着力提升、学术创新、科研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整合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和学术资源为前提、以强化人才培育和创新团队为基础、以承担基础项目和提升成果质量为关键、以稳定管理队伍和强化科研服务为保障,实施四个体系、十计划、一个基地。第一阶段(2012—2015年)——逐步地、持续地推动我校科研水平实现根本提高;第二阶段(2016—2017年)——在此基础上发挥综合优势,实现我院科学研究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1、构建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建设体系

     建立在省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者为引领、以高水平学术(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师资队伍。

——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计划:  每年重点资助1-2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深造提高,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访问学者、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学术带头人的成长。使我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成为未来几年科研发展的重要中坚,并为争取获立国家和省级高层次科研项目做好人才培育和学术储备。

——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选题为导向,鼓励跨专业组建项目团队,申报科研创新课题,并通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育出12个能在省内产生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在我院教学科研中的引领导示范作用。

——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重视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与发展,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与服务能力与水平。

2、整合我院教师科研力量,逐步构建类别齐全的项目体系。

整合系内现有师资和课题,规划设立系列精品项目,为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奠定研究基础,逐步形成以省局级一般项目为基础、以适时承担高层次项目为目标的科研体系。

   ——实施科研项目提升发展计划:加大项目前期培育力度,统筹设立 “重点科研项目”、“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等类别,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和探索性,通过多类别、有重点的项目培育,锻炼提高教师会做项目、做好项目的研究能力。

   ——实施国家各部委项目申报发展计划: 为突破我院项目申报渠道单一、项目类别过少的局限,我们将积极组织、引导教师争取申报国家部委设立的项目,力争实现部委项目获立项的突破。

    ——实施各级各类项目拓展计划  通过基础项目培育,积极论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争取5年内实现国家社科项目的突破;通过校企、校地合作,搭建科研合作平台,积极拓展横向项目来源渠道,实现立项数和经费快速增长。

3、构建数量质量并重的高水平成果培育体系:按照学校政策的引导,坚持成果数量质量并重,拟定项目成果质量要求,设立高水平成果项目,规范成果奖励制度,逐步完善我院科研成果培育体系。

    ——实施高水平科研成果项目计划:  设立“高水平科研成果基金项目”,用以资助教师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或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

      ——实施高水平成果奖励计划   结合学校文件,对每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国家级省级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进行奖励,激励老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我院科研成果质量和影响力。

4 构建指导有力的科学研究保障体系  

     正视我院科研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遵循高校科研周期性发展规律和特点,不断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尽可能提供有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为我院科研质量的提升提供基本支撑和保障。

     ——积极拓展优质学术资源,建立高层次学术交流机制。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展开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每年邀请2名省内外专家学者来系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术对话能力,推动我院科学研究走出省内、走向全国。

      ——充分发挥沟通联络功能,为各类项目申报和立项提供服务,及时为教师发布各类项目申报信息,传递最新政策导向和立项指导思想,全过程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5 打造与我院办学特色相吻合的人文研究基地:围绕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托已有的“诗研究所”、“纪晓岚研究所”、“礼仪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力争打造“沿海生态文化研究基地”。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