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院长吴艳华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8-07-01 17:00:00

坚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

——学习习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讲话心得体会

 

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提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以及青年学生的使命和责任。特别强调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大意义,明确回答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这一根本核心问题,表现出一位大国领袖、党的总书记对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英明判断和高度关注,具有重大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为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也使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习总书记首先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学校的共同使命。”

我们知道,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了专题指示。这次的北大师生座谈会讲话既是对我国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党的教育方针的严肃重申,又是基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国家方略和具体指导。就高等教育而言,多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特别是985、211重点大学一直在追求“双一流”建设目标,即使一些普通地方高校也努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标准要求,在丰富系统的高校内涵建设中,强调更多的是学科知识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提高,而相对于德育美育的要求上,则显出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弱化现象。对此,习总书记特别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就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方向和基本策略。

二、习总书记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即要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这三项工作,习总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论述。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办学的根本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规定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的问题了。习总书记讲到,“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那么我们今天的学生培养,必须立足中国“两个一百年”的长远目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让我们的学生、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更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说,“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的确,在我们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高素质”?通过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实际,我的理解是,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的底色。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皆以师德高尚而赢得学生敬仰,孔圣人自不必说,近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梅贻琦不仅是杰出的教育家,更是德高望重深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我们在多年的办学中,尤其是学校升本以来,得益于教育部多种内容形式的办学评估要求,敦促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培养与推进工作,其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成为我们的首要举措。这一举措得到全院教师的热烈拥护和大力配合,老师们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道德素质与修养,努力成为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干的合格教师,并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明确了办学根本方向,有了师资保障,接下来就是人才培养体系问题了,这关乎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的问题,关乎他们能否学以致用,亦即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因此,习总书记讲,要“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体系,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可谓一个系统庞大的人才培养工程。对这一问题的提出,表现了我们的国家主席、党的总书记对具体的教育问题的细致了解和缜密思考,是他“人民性”思想的具体体现。学习习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结合我们学校办学定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深感责任重大,探索改革的思路要打开,步伐要加快,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加强横向与纵向的交流,按照习总书记所讲“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国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在我院现有汉语言文学、书法学学科基础上,寻求与相近学科的合作之路,尽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我校办学定位、符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做出应有贡献。

三、坚定内涵式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之路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次与北大师生座谈中,再次指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对于我们这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最为正确明智的选择,这也是教育部对我们进行一轮又一轮办学评估的原因所在。高校无论有多少高楼大厦,最终检验其成果的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想当年西南联大培养出来那么多国家栋梁之才,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著贡献,而他们却是在日寇炮火、条件艰苦的岁月里读书教学的,靠的是一腔革命热血和民族自由之情。一所高校,应该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有明晰精准的办学理念,有大师,有高端成果,有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合格青年。当他们走上社会,去“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时候,才是检验我们培养效果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找准定位,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坚决走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努力奋斗!

 

文学院  吴艳华

2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