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以学生为本”的本科教学特色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18 15:01:00

“以学生为本”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体教师一直努力探索的教学改革重心。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定位,我院紧紧抓住“应用型”这一主线,在保持常规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培育模式和方法,逐渐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形成了学院特色,以下即为一些具体的教学典型实践。

一、育人为本,教会学生生存与做人

生存与做人,这是学校教育“以生为本”的第一要著。

生存教育是学校办学、教书育人的必设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全过程,相应的,学会生存则是学生的必修课。青年学生虽为成人,但由于知识与阅历的单纯浅显,他们的心智很多时候都很稚嫩,往往缺少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自主能力、自救能力、自我防范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竞争能力等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最显在的教育目标体现。

常言“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做人教育是教育者的“大道”,这是学校教育内涵的本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真实的人,诚信的人,品行端正的人,有担当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总之做一个大写的“人”是我院恪守的教育信念。因此,“以学生为本”首先是“生存教育”与“做人教育”。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辅导员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和“女生节”活动、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评先评优以及通过“一岗双责”的教师课堂教学与课下指导等举措,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文明,学会做人。

二、指导学业规划,助力学生走向成功

连续三年的魅力大一专业教育——院长第一课《为梦起航》,都是在广泛调研新生的前提下,根据新生所需着重进行学业规划的讲座指导,其内容包涵思想品德的循循善诱,做人做事应用能力的方向引领。从学生的梦——文学院的梦——学校的梦的对接上,让新生从一入学就明确一个理念: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不仅是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更是影响今后深造、就业以致生活的人生规划。之后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帮助下,学生认真填写《督学促学手册》,设计自己每个学期每一阶段的学习与成长,再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有新收获,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发自心底地说一声“我不后悔!”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严格规范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我院要求教师上课做到“四有”,即有大纲、有教案、有指导、有反思。通过院长说人才方案、全体教师说课、教案检查、课件评比、作业批阅检查、听课评课、教学方法研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方式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到,更要让学生学会和会学。

四、选修课实现了“真选”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完成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之外,我院在督促老师的选修课准备方面下了真功夫。要求讲师以上职称者每人至少准备一门选修课,截至2014年,我院基本实现了选修课“真选目标”——即从第五学期开始,每个教研室至少推出2门以上选修课,每个学期保证至少推出7、8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从中选修2—4门,从而解决了升本初期因师资和课程不足而导致的“选修课性质必修课开设”的问题,不仅落实了人才培养方案,也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选择的尊重,可谓“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成功实践。

、选配优秀师资为本科生上课担任指导

在本科师资选配上,我院一直坚持教授、副教授、博士、教学名师、优秀讲师为本科生上课、指导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近三年,副教授、教授平均承担本科课程245节,指导论文人次共546篇。我们还通过举办“教授论坛”、“青年教师学术讲坛”、外请高校研究所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引领学习方向,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确保学生培养的良好效果。

、采用“三方联合一日常规督导制”保障教学秩序

按照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督导制的要求,我院成功探索出一些富有成效的实际做法,形成了学院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一贯坚持“三方联合一日常规督导制”,即每周有一位院领导、一位教研室主任和一位辅导员联合组成督导小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常规秩序督导检查,对于教学设备、环境卫生、学生考勤、听课状态、教师考勤、调停课等情况及时掌控,并迅速做出问题汇总和相应处理,确保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坚持学生评教制度听取学生意见

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都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两次打分评教(一次网上测评,一次学院测评),充分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征求对学院设施设备条件、以及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部门和相关教师,妥善解决,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坚持年度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反思得失

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召开全院包括部分学生参加的年度教学工作总结推进大会,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征集大会议题,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听取各教研室主任的汇报,听取院长全年工作报告,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部署任务,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教研室“以学生为本”实践举隅

语言与逻辑教研室着眼学生未来,贴近学生考研或者就业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每年都要组织考取语言方向研究生的学生与师生一起座谈交流,把考研积累的资料进行总结分享给师弟师妹;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通过逻辑课的训练来增强学生写作、交流时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增强学生在面对求职考试、求职面试时的应对能力。

古代文学教研室尝试古代诗词过级考试。为了敦促学生背诵优秀的古典诗词,传承经典,提高专业素养,我们学习借鉴河北师大文学院做法,自2016级始,设置了“古代诗词过级”考试项目。该项目有专门教材和专门考试软件,计两个学分,对成绩优秀者专设奖励。要求学生4年内至少通过200首背诵,最高可通过500首。古代诗词过级考试不仅能够鞭策学生扎实专业功底,也可成为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注重学生的文学感知、体悟以及审美。比如在进行戏剧文学教学时,分小组开展关于《雷雨》的专题讨论会,或者课上展演鲁迅诗剧《过客》,让学生在角色的表演中,体悟作者的主题创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组织学生的诗文朗诵会,让学生感知文学的魅力,将文字与体悟打通。还连续采用“精博辩学”方式,让学生去读原文悟原著,通过自我认知,体会现代文学的魅力与成就。

外国文学教研室重视“第一节课”“第一节课”的关键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该教研室的做法是在开班第一堂课便分好学习小组,把本学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分配下去,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建立学习群,方便学生在群里进行交流。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跟上老师的节奏,由老师单方面传授转化为学生互助式自主学习,教师也更加有的放矢。

文论与写作教研室的考核改革。该室成员考察借鉴了山东大学的考试方法,针对我院学情,对综合应用类题型采用半开卷形式,即预留6个以上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在课下自行搜集、分析、评价作品,考试时由出题老师选其中的某一题交由学生作答,字数不少于1000字。这种方法看似“漏题”了,实际上有一定难度的,它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综合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利用能力,相当于作一篇小论文,跳出了死记硬背的套路,从考试结果来看确实达到了相应的学习目的,取得了应有效果。

教法教研室提出了“四个一工程”。在课程设计中,每一门课都有它的作用,各种课程互为补充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同时,每一门课有都有各自的学科特点,不能一刀切式的搞教改,教法教研室提出了“四个一工程”,即:每课一次记录反思,每日一次自我对话,每章一张思维导图,每月一次调查访谈。比如,本学期的教法课主要安排在周三和周五,周三利用10分钟来检查学生古诗文的诵读和背诵,周五利用10分钟的“独播时空”引导学生充分的观察、体察以及洞察,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打通课堂内外,使语文能力不仅仅在课堂之上得到体现,同时能够运用到生活之中。

总之,文学院牢牢抓住教学中心这条主线,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反复推敲,通过对教育教学环节的全面掌控,通过孜孜以求的教改实践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院领导真抓,老师们真干,学生们学有所得,共同培养“靠得往、有本事、用得上”的合格人才。在投入上,近五年来,我院不断加大教学与管理开支,确保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正常开展。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我院拆分后,目前面临一个较为突出的实际问题,那就是办公用房与教学用房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早日解决,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文学院

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