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升本以来即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人才培养理念,我院拟定了《关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细则》,并以此为依托,通过开展“我的本科教学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等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题讨论,转变培养理念,尝试教学改革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引发许多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定位
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建设优秀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二级学院。
培养目标定位:立足沧州,面向京津冀,培养“靠得住”——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有本事”——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用得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根本保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老师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书育人,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楷模。近年来,涌现出刘晓华、于海博、牛秀奎等“师院榜样”,2016年以吴艳华院长为核心的“齐越教育研究中心团队”荣获“师院特别奖”“巾帼模范特别贡献奖”,省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2017年文学院党总支荣获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牛秀奎书记荣获“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确保人才培养发展后劲。首推“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共培养了4名博士;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开展青年教师素质拓展“五个一工程”,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全院教师讲课比赛、说讲教案、听评课活动,提高全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师们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多位老师被评为文学院优秀教师,王金萍、于海博先后荣获学校教学比赛一等奖,于海博、付红妹、孙云英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
3.加大资金投入,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提升老师们的能力水平。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韩国又石大学等高校进修访学。几年来,我院该项经费投入约计10万元。
4.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听课评课、教学督导、质量监控等举措,来激励老师们刻苦钻研,提升业务,增长应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多方论证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此来加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1.我院本科课程体系由六个部分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 + 教师教育课程 +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 专业方向选修课 + 提高拓展选修课 + 实践教学,其学分比例为:
课 程 类 别 | 学 分 | 百分比%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通识教育课程 | 35 | 14 | 19 | 8 |
教师教育课程 | 6 | 6 | 3 | 3 |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 46 | 6 | 25 | 3 |
专业方向选修课 | 14 | 2 | 8 | 1 |
提高拓展选修课 | 7 | 2 | 4 | 1 |
实践教学 | 0 | 47 | 0 | 25 |
总 计 | 108 | 77 | 59 | 41 |
185 | 100 |
2. “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按照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意见,我院形成了 “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即课堂实践教学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第二课堂。从上表中可看出,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41%,这一数据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创办作家班和口才训练班,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我们在学校“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层培养、分类指导”的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见指导下,集中优势师资,根据学生学习兴趣特长,重点开展了以作家班、口才班为代表的“班中班”特色教学实践。班中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强调学习形式的实践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成果化。其中作家班创立的“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三支教学队伍、三个课程模块、三个培养方向)及其成果广受关注,首届作家班85%以上学生公开发表作品,省级、国家级奖项屡有斩获,齐钰、李家丞、李艳南、刘诺、张正、沈栋梁、刘梦儿、秦大富、赵晨霞、常笑、王凯旋等同学成为他们中的佼佼者。齐钰获2011年获全国“新华杯”全国小小说大赛特别奖;李家承、李艳南获2012年全国“税缘杯”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刘梦儿荣获省大学生“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三等奖。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看到自己的表达能力有了提高,成功与幸福感倍增,职业与人生指向也更明确了。
(四)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成功实施了“精博辩学”工程,启发了师生的研究思辨意识
精博辩学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问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引入大学课堂的新范式。这一范式既考验教师的知识深度与课堂把控能力,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必将惠及学生今后整个的学习生涯乃至于职业生涯。2012年的我校首届教学活动月闭幕式上,我院学生成功进行了《贾宝玉是爱林妹妹还是宝姐姐?》、《网络使人亲近还是疏远?》《穿越文学的是与非?》的辩学展演。我们还秉持“成果化”思路,组织全院十位中青年教师带领七十多名学生编写《精博辩学丛书》,目前已有老师将这种模式实际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之中。
2.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我院将焦点对准了课堂教学,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创建精美课堂、优质课评比、课件比赛等,鼓励老师们去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不少老师有意识地采用讨论式、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教法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我院注重总结经验、拓展学术视野和研究深度,组织全院教师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编写教改案例、撰写研究论文,出版了《中文教法论道》教学研究论集。
(五)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我院前期已签约8个教育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随着专业设置的增加,目前又积极联系我市惠风美术馆、立民小学等,筹建书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学生实习落实到位,实现全过程掌控,有机构、有大纲、有动员、有指导、有总结、有评比,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在教育实习中,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所秉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亦对实习基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现了学院与实习基地的双赢。在与实习基地多年的合作过程中,实习学校对我院学生给予了高度赞扬,达到了实习目的。
(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大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通过举办三笔字比赛、从教基本功大赛、讲课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职业规划策划、“读书文化节”、“女生节”等。通过这些丰富活跃的学生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资金投入。
以上工作使学生在实际中受到很大益处,从家长、用人单位、考研学生就读学校的导师、一些媒体的反馈中,对我院工作都予以普遍好评,增加了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心。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几年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实践教学如何实质性推进
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虽然建立的较为完整,但如何实质性地去落实,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人力、物力和精力。特别是全院教师仍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牢牢把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争取真正把人才方案落到实处。
二是作家班、口才班等特色班后继乏力
我院的作家班、口才班等特色班中班培养模式曾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培养效果和社会反响,可以说是一种初步成熟的成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师资紧张,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这两年暂且搁置下来,不无遗憾。今后,还要设法予以恢复,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品牌与亮点。
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待深入开展起来。过去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囿于理念,只是在毕业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上投入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也富有一定成效,但是缺少具体项目与合作形式的合理开发与广泛应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有些被动。今后将在这方面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出手,争取有一些合作项目的重点突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新路径。
文学院
201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