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齐越先生
发布时间:2016-12-11 08:39:00

齐越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他参加过开国大典和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播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许多人便是从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名篇的魅力。粉碎“四人帮”后,齐越先后播出了《在彭总身边》、《巍巍昆仑》等革命回忆录和电影小说,在听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他的播音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

该馆分为倾情广播、声震寰宇;育才哺英、为人师表;深入生活,心系听众;情系姜庄、根植厚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高山仰止,风范长存六大展区。”齐越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白晓清告诉记者,“从今年年初师院开始策划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搜集与齐越有关的文集、画册及实物和音像资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师院人的心血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齐越先生的敬业奉献精神,生活简朴、乐于助人的精神和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些精神。我们也应当像齐越先生一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话剧中,我们看到了齐越同志对不懂事村民的包容,并且教诲其他村民去理解丢鸡村民的心情。我们看到了齐越同志对下放同志的关心和鼓励,并且不歧视下放群众。我们看到了齐越同志对老村民的尊敬和理解,并且细心聆听老村民的抱怨,耐心开导他们。我们还看到了齐越同志对女儿和妻子的爱,当看到齐越女儿的来信时,顿时湿了眼眶,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话剧中,齐越同志不骄傲,积极参与劳动,身患疾病但仍然将鸡汤让给患病无人照顾的单身老汉。他的爱国精神更是让我敬佩。他似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身为一名优秀的中央广播员,齐越先生的播音气势磅礴,坚定豪迈,准确生动,可谓是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 除此之外,齐越先生于 1958 年在沧县姜庄子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中的感人事迹更是被世人所歌颂,他甘心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即使在农村也不忘留意人才,培养新生的播音力量。此次由我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热土难离》讲述的就是齐越先生在沧县下乡时的那段难忘岁月。

 齐越先生之所以受人民爱戴,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重视人民。当一位村民丢了一只芦花大母鸡而焦急寻找时,当其他村民对此事不以为然时,齐越先生主动站出来为村民做主,利用自己的播音优势及村内引进的播音设备向 全村 播报 此次 事件,并成功找到了村民丢失的家禽。齐越先生正是因为重视人民,把人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不以小事为小,从而赢得了村民的爱戴。

是因为吃苦耐劳。齐越先生在下乡期间艰苦奋斗,热心投身农村建设事业中,在农村里打夯时,常常是比村民干活多,比村民休息晚,将好的谷物和设备留给了他人不争不抢 、不喊累、不抱怨,这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时时刻刻为村民着想的心,不仅让齐越先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更是以身作则为村民做了榜样,推动了村内经济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是因为个人魅力。最开始 ,因为齐越先生是中央干部被安置到农村下乡锻炼,所以村民们不能很快的接受他,曾一度认为中央的干部做不了农活 吃不了苦。但齐越先生不介意也不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向村民们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毅力,特别是当后来齐越先生被派到山西学习制作土化肥而离开姜庄子村时,房东大娘一路追到了村口并递给了他一包豆面饼子,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这一包饼子相当于村民一年里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这足以证明了齐越先生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从侧面反映出老一辈艺术家与百姓的深厚情谊。

齐越先生的奋斗事迹为村民做了榜样,也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做了榜样。身为新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当铭记历史,继承并发扬齐越先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贯彻其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精神,同时要憧憬美好,展望未来,应忠于党 忠于祖国,就像齐越先生所说: “ 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 ”